手机电视标准继续拉锯战
丁常彦 黄智军| 计算机世界| 2006-09-19

【流媒体网】摘要:数字电视地面传输标准独立出来的手机电视标准,一段时间以来诸多纷争,最终谁是大赢家?此外,广电和电信部门最终如何达成合作,仍旧是雾里看花。



  从9月6日开始,北京地区的听众就可以通过手机甚至是数码相机,收听收看全新的DAB移动多媒体广播节目了。

  8月30日,随着数字电视地面广播传输标准正式公布,长达5年之久的数字电视地面传输标准之争正式告一段落。但同时,有关手机电视的国家标准之争也再次受到关注。从数字电视地面传输标准独立出来的手机电视标准,一段时间以来诸多纷争,最终谁是大赢家?此外,广电和电信部门最终如何达成合作,仍旧是雾里看花。

  国标出台宜早不宜晚

  手机电视标准之争,并非空穴来风。北京邮电大学教授曾剑秋分析认为,手机电视是技术驱动的成果,但技术日渐成熟带来的利益驱动和市场开发,无疑才是标准之争的起源。美国IMS研究公司日前发布的《全球移动电视市场全面分析报告》2006版指出,在DVB-H等技术的推动之下,从现在到2011年,手机数字电视市场的增速每年将超过50%,到2011年,手机电视用户将达到5亿人。

  统一标准的缺乏已经成为手机电视发展的主要障碍。事实上,包括中国在内的大多数国家的手机电视格局都处于不甚明朗的现状,仅有韩国、日本和芬兰等少数国家确立了手机电视国家标准。

  稍显混乱的格局为一些强势标准的“圈地运动”提供了便利,手机电视标准已经成为全球争夺的热点。在中国,高通的MediaFlo标准、欧洲数字电视标准的DVB-H,韩国的T-DMB等数字标准已经开始进入,力图在中国手机电视的正式标准颁布之前,占据一席之地。

  国外标准纷纷抢滩,看重的正是中国潜在的庞大市场。有调查显示,在中国,50%以上的用户希望能够用手机收看电视节目。在未来5年,中国手机电视用户的CAGR(复合年均增长率)将超过315%; 到2007年,中国手机电视用户数将达505万; 到2008年底,用户数可能会突破2500万,收入将达近百亿元。

  曾剑秋认为,一流企业卖标准,二流企业卖产品。作为一个具有巨大潜在市场的大国,中国必须对此有足够的重视。中国的国家标准应该是自我研发、具备自主知识产权的。

  手机电视统一标准的缺乏,已经引起了相关部门的重视。8月15日,国家广电总局科技司副司长王联做客新浪聊天时透露,我国已经掌握了具有世界领先水平的移动多媒体广播(即俗称的手机电视)的技术,将推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手机电视标准,不涉及到任何国外专利费。

  国家标准采用国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标准已基本没有疑义,但从国家标准的出台到真正投入使用,实现市场化,仍旧是一个比较长期的过程。对此,通信专家们一致认为,在国外标准压境的现况下,手机电视国家标准出台宜早不宜晚。“国家有必要下很大的决心尽快制定国家统一标准。中国的手机电视市场前景巨大,如果国家统一标准发布,将会对全球手机电视业务产生影响。当然,中国的国家标准也应考虑对国外标准的兼容性,为中国手机电视业务走向世界做准备,不能闭门造车。”曾剑秋说。

  技术融合 标准统一

  在确定采用国家自主知识产权标准后,手机电视自主知识产权标准同样经历着一个混战的过程。清华大学、广播科学技术研究院、华为等单位研制的国产标准都在不遗余力地进行推广,力图成为国家标准。

  而在这场争夺中,国家广电总局领导下的广播科学技术研究院呼声最高。今年5月,在叫停手机电视实验网后,广电总局迅速发布了推荐性行业标准DAB(数字音频广播)标准。在8月10日于北京举行的“2006移动多媒体技术联盟手机技术发展论坛”上,由广播科学研究院自主研发的STiMi技术第一次在公开场合露面。

  手机电视国家标准似乎已经变得越来越清晰。近日,中国移动多媒体广播技术研究工作组相关负责人表示,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多媒体广播技术标准(CMMB)将成为手机电视国家标准,CMMB研发已基本完成,近日将在北京开展技术测试,如果顺利的话,CMMB年底前就可以以国标的身份正式登台亮相。

  据介绍,正在制定的CMMB(中国移动数字多媒体广播)体系,采用卫星与地面传输网络相结合的技术体制,实现全国天地一体、全国漫游,全面支持多终端、多业务、多应用。而在此次数字电视产业高峰论坛上,国家广电总局广播科学研究院电视所所长杨庆华曾表示: “广播科学技术研究院研发的STiMi传输技术是CMMB的核心部分。”

  在对统一标准的渴望越来越强烈的现状下,广电总局力推的CMMB成为国家统一标准的优势日渐明显。AVS(数字音视频编解码技术)标准工作组秘书长黄铁军告诉记者,今年2月已被批准为国家信源编码标准的AVS已经作为信源标准,正式加入CMMB体系。而曾经一度被看好的多种标准共存的模式,已经基本没有实现的可能。

  曾剑秋肯定了统一标准对手机电视发展的益处。“手机充电器的多重标准,就给手机用户的充电使用带来了极大的不变。我国的手机电视标准,就应该体现大国优势,是‘技术融合,标准统一’的模式。各个标准方案之间不应各自为战,而应从国家发展角度来考虑技术融合的可能。”黄铁军则从产业发展角度,提出了单一标准的优势: “作为一个新兴的手机业务,手机电视将会有一个全新的商业模式。如果国家标准采用多元模式,必定引起混乱,不利于产业发展。”

  电信角色不可忽视

  国家标准尚未正式公布,而广电部门已经开始了对“天地一体”的网络建设。

  按照广电总局的规划,“天地一体”网络,计划在未来5年内,建立一个包括覆盖全国的直播卫星、延展城市的有线网络和面向农村的地面无线网络,并通过广电网双向化改造,提供多功能、多业务的交互式网络平台等。而在8月举行的“第三届中国数字电视产业高峰论坛”上,广电总局更是明确给出了手机电视的推进时间表: 到2006年底,手机电视完成地面布点试验网建设,进行系统的试验; 2007年中,完成地面布点示范网建设,开始商用试验; 2008年上半年,启用卫星系统,形成全国网络,正式投入运营,并为奥运提供服务。

  在广电部门的主导下,9月6日,北京广播电台正式推出DAB移动多媒体数字广播,通过利用支持DAB功能的手机,用户可以实现用手机看电视听广播。DAB在北京开播,标志着广电的“天地一体”的网络建设开始迈出实质性的步伐。而此前,广电总局在北京、上海、广东三地均已颁发了DAB数字多媒体广播业务许可证,并进行了相关的试验。

  但是这种“天地一体”网络的建设成本受到了专家质疑。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研究员侯自强建议,中国幅员辽阔,广电总局重新建立地面有线网络,必然导致成本大幅上升。而如果广电与电信合作,充分利用电信已有基站,网络建设成本将大大降低。

  据介绍,目前的手机电视技术实现形式,主要是利用传统的蜂窝通信网络传输电视视频信号实现,或者是通过地面数字广播网络实现这两种方式。蜂窝通信网络带宽状况不理想,播放图像像素数少,延迟较大,基本无法实现正常电视图像的平滑传输; 而地面数字广播网络互动性不强的缺陷,又无法满足用户的个性化和娱乐需求。

  正是基于各自的优缺点明显的实际情况,广电和电信合作的运营模式,正在被越来越多手机厂商和电视广播公司所推崇。从全球已开展的试验和试商用情况看,手机电视试验项目多采用广播网络运营商、移动运营商、电视内容提供商合作运营的模式。下行数据通过广电网络保障传输质量,上行数据通过移动网络实现用户点播互动、以及计费等业务的模式最被看好。

  事实上,电信在手机电视方面的优势不仅于此。广电控制内容,管理许可证,而电信控制着手机入网和交互通道。如何发挥二者的优势,共同把蛋糕做大,正是手机电视市场扩大的必需。

  广电和电信合作,联合监管手机电视业务同样是实现有效监管的重要方式。曾剑秋提出,目前一些参与手机电视业务的公司持观望态度,正说明我国的手机电视监管滞后于市场发展,和全球发展大趋势相比更有不少差距。而在国际上,广电和电信的监管部门合并是一个主流,我国即使不能实现部门合并,也要从手机电视未来发展考虑,注重协商融合。

  手机电视的发展,裹挟着各利益主体间的博弈。从长远看,利益主体间的妥协和合作,似乎才是符合手机电视长远发展和国家利益的合理方法。2008年奥运会是手机电视发展的一个契机和商机,而在短暂的时间里,手机电视国家标准是否能及时出台,各利益主体和相关部门的合作协调是否能尽快到位,才是奥运商机能否实现的关键。

 

责任编辑:lmtwadmin

分享到:
版权声明:凡注明来源“流媒体网”的文章,版权均属流媒体网所有,转载需注明出处。非本站出处的文章为转载,观点供业内参考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文中图片均来源于网络收集整理,仅供学习交流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。如涉及侵权,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!